头条创作挑战赛
才思敏捷
诸葛恪,字元逊,来自琅琊郡,是吴国名将诸葛瑾的长子。年轻时,他便以聪明才智和过人的机敏著称。
让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看他的才思如何显现:
有一次,孙权与诸葛恪见面,突然问道:“你父亲和你叔父(指诸葛亮)谁更优秀?”
诸葛恪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我父亲更优秀。”
孙权好奇地追问:“为何如此说?”
诸葛恪答道:“我的父亲知道该侍奉谁,而叔父则不清楚,正因如此,我父亲更为优秀。”
孙权听后大笑,感到诸葛恪的回答不仅巧妙而且高明,真是拍了一个“高明的马屁”。
有一次,蜀国的使者来到吴国,群臣齐聚一堂,孙权便向使者提到诸葛恪的爱好:“诸葛恪很喜欢骑马,回去时,请你转告诸葛丞相,给他侄子挑一匹好马。”
诸葛恪听后立刻跪下,恭敬地向孙权谢恩,孙权感到奇怪,问道:“为何谢恩?马还没送到呢。”
展开剩余83%诸葛恪答道:“蜀国对我如同陛下的马厩,既然陛下已经下旨,良马必定送到,怎么敢不谢?”
此言巧妙地表示了对孙权的敬意,也让在场的人深感他的聪慧。
有一次宴会,孙权命令诸葛恪为众人斟酒,到了张昭面前,张昭却摆架子不肯饮酒。孙权戏谑地说:“你能不能想个理由,让张公喝下这杯酒?”
张昭以往与孙权在如何处理公孙渊一事上发生过激烈争执,因此他对孙权的指示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。
诸葛恪端起酒杯,微笑着对张昭说:“吕太公九十岁时,依然手持兵器指挥军队作战。如今,战争时陛下让你在后方保重,而聚会时让你坐在最尊贵的位置,这难道不算是对你的尊敬吗?”
张昭无话可说,只得饮下那杯酒。
此番言辞不仅巧妙化解了尴尬,也展现了诸葛恪应对复杂场合的智慧。
远在益州的丞相得知诸葛恪的机敏事迹后,曾写信给陆逊,表达了对诸葛恪性格疏漏的担忧,尤其是在他掌管粮食供应这一重要职务时。尽管身处远方,丞相依然心生不安,希望陆逊能特别留意此事。
诸葛恪最终也因为这种性格上的“疏漏”而丧命,且他之后担任大权时,身边的不少人对他的判断能力提出了质疑。
平定山越
孙权对诸葛恪的能力十分欣赏,总是答应他的请求。诸葛恪多次请求领兵,平定困扰江东多年的山越人。他雄心勃勃地说:“三年内,我能招募四万甲士!”
丹阳的山越人自孙策开始就为吴国带来了长久的麻烦,曾有像祖郎那样强大的对手,令吴国政权多次遭受威胁。
山越人之所以难以征服,主要原因有三:
1. 地势险峻,山谷重重,天然屏障难以突破。
2. 山中出产铜铁,能够自铸兵器,且民风刚强,擅长作战。
3. 山越人常通过游击战术出没,战斗时如蜂群般迅速,败退时又能迅速消失。
朝中官员议论纷纷,认为此事几乎不可能成功。但诸葛恪却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一定能完成任务。
孙权最终任命他为丹杨太守,授予三百骑兵,开始了这场艰难的征战。
尽管缺乏军事经验,诸葛恪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,采取了围困与招抚并重的策略:
1. 严密守卫各郡的边界,治安法纪严格,要求已归顺的山民住在指定的屯聚区。
2. 派兵控制险要的山谷口,修筑防线,避免与山越人正面交锋。
3. 提前收割田野上的稻谷,让山越人无粮可食。
随着山民逐渐陷入饥荒,越来越多的山越人选择归降。为了树立威信,诸葛恪毫不犹豫地处决了一个违反命令的官员,这一举动使得更多山民开始投降。
三年内,诸葛恪成功招降了十万山越人,完成了他对孙权的承诺。最终,他自己统领一万兵力,剩下的精兵则分配给其他将领,稳定了局势。
无军事经验的诸葛恪竟能完成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这不仅为他赢得了声誉,也为他后来的权力之路打下了基础。
南鲁党争
成功平定山越后,诸葛恪请求前往庐江皖口屯田。当时,太子党与鲁王党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,太子党在鲁王党的压力下损失惨重。
作为太子党的支持者,诸葛恪被派往地方驻守,以避免卷入宫中的党争。然而,诸葛恪在荆州并不安分,暗中让自己的长子诸葛绰加入鲁王党,准备两头下注。
随着孙权对两派的党争感到厌倦,孙和被废除,鲁王孙霸也在诏书下被赐死。
诸葛绰被送交父亲诸葛恪管教,这一举动令诸葛恪陷入两难。若顺从孙权的意愿,他或许能保全儿子;但他也明白,若为了个人利益屈服,自己可能失去所有。
最终,诸葛恪选择了最为残酷的决定——他用毒酒结束了长子诸葛绰的生命。
孙权对诸葛恪的决断感到满意,随即任命他为太子太傅,并给予他更多的权力。
朝廷内部的讨论中,众臣一致认为,诸葛恪是最适合辅佐太子的首选。
1. 诸葛瑾作为政治遗产的积淀,深受孙权的信任。
2. 诸葛恪通过广泛的联姻,建立了深厚的政治关系。
3. 诸葛恪以江北士族身份,受到孙权的青睐。
4. 诸葛恪在平定山越和抗击魏国的战斗中屡建奇功,显示出过人的才干。
5. 更重要的是,吴国正面临人才的断层,很多老一辈的功臣已在党争中倒下,年轻一代的官员未必足以担起重任。
然而,孙权对于诸葛恪的刚愎自用性格并不完全放心,最终,宗亲孙峻为他担保,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诸葛恪,于是孙权决定将重担交给他。
诸葛恪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权力,但为此所付出的代价,注定让他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波折与悲剧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